导航
民间扫墓习俗的源流与发展

祭墓即是扫墓。作为广义的祭墓,又称墓祭、墓祀、上陵、上墓、上冢、上坟、上食、祭扫等。祭墓是通过在墓前祭奠亲友的方式,表达对他们的怀念和哀思。古时扫墓风俗十分盛行,至今仍有很大影响。
考古发掘证明,至迟在旧石器时代的晚期,距今六七千年前,中原地区开始出现墓葬。墓葬是形成墓祭的前提条件。但有了墓葬,不一定立即就盛行墓祭风俗。古人何时兴起墓祭风俗,现在有多种说法,有人认为夏朝时已有墓祭活动,有人提出墓祭始于周武王,也有人主张墓祭兴起于春秋时代。
据《吴越春秋》载,夏朝时开始祭奠禹墓。应该说,这个记载是符合逻辑的。因为只要有了墓地,就有了墓祭的可能。人类最早将死去的人埋葬,表明人们对死去的人已有关切之心,怀念之情。早期墓中的随葬品中虽然很简单,只有一、二件物品,但说明当时的人们,对死有了用物品表示怀念的观念。当人们怀念先人时,到墓地转一转,看一看,带上一点先人喜欢用的物品,喜欢吃的食品,放在墓地,这就是墓祭。进行这种行为的人数多了,次数多了,就形成了墓祭风俗。开始的墓祭没有固定的日子。有规律的墓祭活动,应该在晚些时候才能形成。
根据考古发掘,商代贵族很可能有墓祭活动。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安阳殷墟发掘了一座商代贵族墓。因墓中随葬品多有妇好二字,故命名为妇好墓。“妇好”墓的墓口上有一房基,建筑面积约20平方米,与墓口大小相近。经过研究认为,这个建筑物是有意建在墓上的。因此推断这是为祭祀墓主人而建造的享堂。
关于西周时的墓祭情况,许多人以《史记·周本记》的记载为依据,认为周武王即位后,曾祭祀过周文王的墓。
民间盛行墓祭,春秋时开始见于记载。曾子说过,用杀牛祭墓来表示孝道,不如在父母活着时,让他们吃上少一点的鸡肉猪肉。孟子写的那位靠吃喝他人墓祭食品得以酒足饭饱,并在自己妻妾面前自吹自擂的齐人,虽是一个虚构的故事,但如果没有墓祭的现实生活,孟子不可能编撰出这个故事。《孟子》的“齐人有一妻一妾”一节,说明在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,民间的墓祭活动已相当普遍。

上一篇:清明节扫墓寄哀思 盘点世界最奇葩墓地
下一篇:清明节有哪些习俗?
相关资讯:
 ·死人适合送什么花
 ·从化市广安园附近花圈寿衣店
 ·菊花花篮

客服热线/企业微信号:18939884868
QQ/微信同号:972445352
在线客服咨询
在线客服